【記者張永漢/高雄報導】8月16日至31日,「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2F咖啡藝廊盛大登場。展覽由 財團法人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 主辦,集結陳水林、盧冠升、林國信 三位金工大師的心血之作,展出30餘件精緻銀壺。
同時,策展人、銀壺收藏與鑑賞專家 謝立林老師,更從其珍藏中精選 20件 Tiffany 百年古董銀壺 一同展出,讓觀眾一次感受「當代創作 × 百年經典」的跨時空對話。
開幕盛況 · 嘉賓雲集
8月17日下午兩點的開幕式,現場座無虛席,熱鬧非凡。與會貴賓包括:
- 科工館館長 李秀鳳
- 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秀鳳
- 前市議員 童燕珍
- 黃淑美
- 行政院前原住民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 華加志、
京桂藝術基金會劉月桂 董事長、義守大學執行長同時也是高雄市企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李建興教授、擁有三個博士學位的健茂生技創辦人許長祿博士、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大高雄分會 許秀珍會長等多位藝術家、產官學界人士、企業董事長、理事長與教授們蒞臨支持,貴賓冠蓋雲集。
這場展覽突破族群、政黨與宗教的藩籬,體現「藝術無界」的精神,在匠心與文化的交會中,展現包容、友誼與共享的美。
銀壺 · 匠心 · 生命教育
銀壺的誕生,需要經過無數次錘鍛與打磨,就像人生必須經歷挑戰與淬鍊。
三位金工名師各具特色:
- 陳水林:以細膩精準的錘鍛技術見長,作品線條簡練,追求樸實中見真章,提醒我們人生需去繁就簡,保留本真。
- 盧冠升:融合傳統與創新,擅長在銀壺中注入現代感與生活趣味,如同生命教育要與時俱進,才能觸動年輕世代。
- 林國信:講究工藝與美學兼具,作品常帶有文化寓意,呈現深厚的歷史感,呼應生命教育中的文化傳承,讓善念延續。
而謝立林老師的 Tiffany 百年古董銀壺收藏,更帶來另一層生命教育的啟發:「珍藏不是佔有,而是傳承。」這些百年銀壺跨越時光,被悉心保存至今,提醒我們要懂得感恩前人的付出,並將文化與善念持續傳遞給下一代。
銀壺的打磨,就像人格的淬鍊;銀壺的保存,更像生命價值的傳承。
- 「被敲打的不是傷,而是成就的形。」 銀壺的光澤,正如生命的智慧,源自一次次歷練。
- 「最暖的茶,不在壺裡,而在心裡。」 展覽不只是藝術的欣賞,更提醒我們友情與情感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差異不是距離,而是彼此的禮物。」 展覽融合不同族群、宗教與地域的力量,呼應生命教育的核心:尊重、包容與善念。
正如謝郭秀英董事長所言:「藝術是社會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根基。銀壺是一段歷史、一種文化、一份情感。我希望觀眾帶回的不只是影像記憶,更是對生活美學的體會與珍惜。」
同時,為了圓滿與銀壺更多更完美相遇的緣分,主辦單位規劃展出期間,另有多個主題活動:
(一)銀壺與老茶的邂逅,展期每天10點、14點各有一場茶席,歡迎報名。
(二)8/23邀你同感銀器溫度與藝術的深度。
上午場10點,由盧冠升老師指導的「金工鍛敲體驗」,讓學員親手打造一組獨有的純銀茶則、茶針,限量20席。
下午場2點,資深古董銀壺收藏家謝立林老師的「銀壺收藏與鑑賞」演講,限量30席。
誠摯邀請各界朋友結伴前來,欣賞銀光與匠心交融的藝術之美,並從一把銀壺中,領會人生的智慧與生命教育的啟發。
「一把銀壺,就是一堂生命教育課;一段收藏,就是一份文化傳承。」
展覽資訊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北館2F 咖啡藝廊(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展期:8/16-8/31(每週一休館)
時間:9:00-17:00
活動請洽詢 劉小姐:091359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