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佳燁/高雄報導】兩個月的暑假,對許多青少年來說是「追劇、打電動、晚睡晚起」的日子,但隨著開學鐘聲越來越近,有些人開始覺得焦躁:作息打亂、暑假作業卡關、想到要面對課業與同儕,心情瞬間緊繃。這種「收心困難」其實很常見,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方法幫自己調整步伐。
台中「張老師」提醒,收心不必一步到位。以下四個小撇步,幫助青少年循序漸進找到開學模式:
一、 提前暖身,調整作息
暑假常常晚睡晚起,建議開學前一週就開始「調時差」,每天提早15~30分鐘就寢,固定三餐,讓身體重新習慣正常節奏,避免開學第一天就精神不濟。
二、 接納焦慮,表達心情
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或新課程感到緊張,其實代表自己在意新學期的挑戰。可以嘗試跟朋友或家人聊聊,不要把壓力全悶在心裡。家長也能給予耐心傾聽,而不是急著批評或比較。
三、 檢查作業及自我激勵
作業都一一完成了嗎?還是陷入地獄般的趕工生活呢?檢視自己還有哪一項作業還沒有完成,全部達標者,請給自己一個鼓勵,還沒完成,除了繼續努力,也要思考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能趕快補救。透過檢視找回自己學習的步調。
四、 設定小目標,找回成就感
接受假期已結束,將「開學」視為新開始,幫自己設定小目標。「每天少滑10分鐘手機」、「把上學用品準備好,讓自己有一種開學儀式感」、「思考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計畫,如參與社團等」─這些小而具體的目標,可以幫助自己逐步找回專注力,也會讓心情更有掌控感與期待感。
也提醒家長,與其急著催促孩子「趕快收心」,不如給予更多理解與陪伴;陪伴比督促更有力量,理解比批評更能幫助孩子在開學的動盪中找到自信和力量。
面對開學動盪,若感到焦慮或壓力過大,無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平常上課的規律性,如果發生不想上學、無精打采、對學習不感興趣,只要想到上學就肚子痛、頭痛,甚至影響睡眠、飲食或日常生活,歡迎家長和青少年都可以撥打1980輔導專線,或者尋求「張老師」的專業服務,讓「張老師」成為您最穩定的後盾,陪伴您邁向新學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