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尚義/ 高雄報導】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高雄市第一服務站今(21)日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課程,邀請勞資專家王昱勝博士講授勞資關係與保險責任,並講解多起勞資糾紛事件,提醒新住民重視職場安全與自身權益,課堂氣氛熱絡。
▲圖說:柬埔寨籍新住民阿雲分享家鄉粽子與臺灣粽子的文化特色與風味差異,傳遞節慶多元風貌
越南籍新住民阿香目前從事外送平台工作,近期看到外送員車禍事件頻傳,讓她開始擔心自身保障是否足夠。經過王博士詳細說明後,才明白「僱傭」、「委任」、「承攬」與「派遣」在法律上是屬不同契約類型,差異涵蓋工作性質、報酬方式與指揮監督權,不同契約也對應不同的保險制度與退休金提繳方式,因此求職前務必詳閱契約內容,以確保自身權益。
▲圖說:新住民學員在家庭教育課程中體驗包粽子的樂趣,透過動手參與不僅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氛圍,也加深對臺灣傳統文化的認識
端午節將至,服務站同仁也介紹亞洲各地的端午習俗,包括划龍舟、吃粽子、立蛋、掛艾草、佩香包、喝雄黃酒、打午時水等傳統活動,新住民學員也熱情分享母國特色文化。越南籍新住民阿嬌表示,家鄉越南端午節會食用黃薑飯,象徵避邪與祝福,當地粽子則為長柱狀,內餡是綠豆粉與豬肉;泰國學員小星介紹,泰國端午節被稱為「芭掌節」,粽子分為鹹甜兩種,鹹粽稱「芭掌」,甜粽為「吉掌」,風味多樣;而柬埔寨新住民阿雲則帶來當地特色甜粽,內餡為香甜椰子,外形與臺灣粽類似,展現文化異中有同的趣味。
▲圖說:王昱勝博士講授勞資關係與保險責任,端午佳節之際與學員共享佳節氛圍
高雄市第一服務站表示,隨著時代演變,現代人對傳統節日的感受不同於以往,但文化傳承與節慶過程中的樂趣,才是體驗節日的核心意義。課程在粽香與故事交流中劃下溫馨句點,不同國籍的新住民彼此分享,也讓臺灣端午節展現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移民署提醒,新住民可多加利用「新住民培力發展資訊網」,網站整合中文、英文、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緬甸文及柬埔寨文等7國語言,協助查詢政府資訊並提升生活知能。另端午將至,防範非洲豬瘟仍不可鬆懈,呼籲新住民與移工朋友切勿自國外購買或請親友郵寄肉類製品來臺,違者將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至100萬元罰鍰,請提高警覺,共同守護公共衛生與動物防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