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關鍵字

台灣陶藝家谷源滔 以 “台灣味” 陶藝深耕景德镇 架起兩岸文化交流橋梁

張永漢 2025/05/09 51

【記者張永漢/江西報導】在江西省千年之都景德鎮三寶村的蜿蜒小路上,一棟白牆灰瓦的工作室靜靜佇立,這裡是臺灣陶藝家谷源滔的創作天地。自 2017 年從臺灣新北市來到 “瓷都” 景德鎮,谷源滔便開啟了一段以陶為媒,推動兩岸文化交融的精彩旅程,至今已走過8個年頭。​

走進谷源滔的工作室,一樓創作區彌漫著陶土的芬芳,各類製陶工具整齊擺放,牆上掛著的陶泥樣本和設計草圖,訴說著主人對陶藝的執著。

二樓展示區,一件件造型獨特、風格鮮明的陶藝作品錯落有致,從古樸的陶罐到精緻的茶具,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

谷源滔堅持純手工製作,從配泥、配釉,到拉胚、燒制,每一個步驟都親力親為。

他說:“手工製作雖然產量小,但能讓作品充滿生命力,更能體現創作者的情感與理念。” 曾有人建議他請人分擔繪製圖案等工序,以提高效率,卻被他婉拒。在他看來,只有保持 “臺灣味” 的創作風格,才能更好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讓臺灣陶藝特色在景德鎮的土地上綻放獨特光彩。​

在谷源滔眼中,景德鎮不僅是陶瓷藝術的聖地,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絕佳平臺。

來到景德鎮後,他開啟了 “景台雙城記”,每年一半時間留在景德鎮創作,一半時間回到臺灣。兩地往返的過程中,他不僅見證了三寶村的飛速發展,也深刻感受到兩岸文化交流的廣闊前景。

他說“每次回臺灣待一段時間再回到三寶村,都會驚歎於這裡的變化,道路更寬敞了,藝術氛圍更濃厚了,” 穀源滔感慨道,“這種發展速度讓人振奮,也讓我對在這裡繼續創作充滿信心。”​

谷源滔不僅是一位陶藝創作者,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每次回到臺灣,他都會精心準備景德鎮的特產,如青花瓷茶具、特色陶瓷擺件等,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更重要的是,他會用生動的語言,向臺灣同胞講述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分享景德鎮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以及大陸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遇到陶瓷從業者,他總是熱情邀請對方到景德鎮參觀交流。

“百聞不如一見,我希望更多臺灣的同行能親身感受景德鎮的魅力,在這裡找到創作靈感,也能和大陸的陶藝家們互相學習。”

 在他的努力下,已有不少臺灣陶藝家踏上景德鎮的土地,開啟了兩岸陶藝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對於未來,谷源滔有著清晰的規劃與美好的憧憬。他希望在兩岸舉辦更多高水準的陶藝展覽和交流活動,為兩岸陶藝家搭建更廣闊的展示與交流平臺,促進兩岸陶藝在理念、技藝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他還計畫與兩岸高校、藝術機構合作,開展陶藝人才聯合培養專案,讓年輕一代在交流學習中傳承和創新中華陶瓷文化。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在陶藝領域有著深厚的共同基礎,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讓中華陶瓷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谷源滔堅定地說。​

以陶為媒,以情為橋,穀源滔用自己的行動,在景德鎮這片土地上,繪就著兩岸文化交融的美麗長卷。

他的故事,不僅是一位陶藝家的追夢之旅,更是兩岸同胞攜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